preloader
Background image

知識文章推薦

文章類別

生活疲累

2025-01-17

社群媒體與心理健康

社群媒體讓人們建立連結、溝通、學習。然而也可能被用來傳播錯誤信息、兜售産品、剝削或霸淩他人,且它們會對心理健康産生負面影響,尤其對兒童和青少年而言。

社群媒體是一個複雜的工具,深刻影響人們的幸福感,因此瞭解其利弊並學習如何健康地使用它非常重要。

使用社群媒體的好處

連結:社交媒體提供簡單的方式連結自己跟家人、朋友等熟人,特別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,隔離封鎖期間仍能維繫及扶持彼此。此外,新住民、身心障礙和其他邊緣身份的人可以在線上找到重要的支持。

資訊:醫生、治療師、科學家、記者和教育工作者等專家可以透過社交媒體分享易懂且寶貴的資訊。

溝通:社交媒體可以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就各類主題進行交流。它可以促進不同觀點的理解和尊重。

改革:社交媒體可以賦予社會運動更高的能見度和影響力,幫助人們分享資訊和資源、組織集會並為公益發聲。近年來,非裔美國人和其他有色人種,利用社群媒體為解決結構性種族主義做出重要努力。心理健康問題也拜社交媒體所賜,不再像以往污名化。

網路去抑制效應:意思是人們在網路上更容易表達想法和感受的現象。這可以是正面的,例如當一個人更願意分享脆弱的一面並尋求支持時。但它也可能是負面的,促使一個人變得更具攻擊性或不友善。

社群媒體的風險

上癮:社群媒體被設計成用戶須保持參與度。滑不盡的功能,加上演算法會根據用戶喜好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容,鼓勵用戶長時間停留在線。點讚、收藏和其他功能會放大人類連結帶來的獎勵感,並觸發大腦中的某些反應(多巴胺),進而讓人容易養成習慣。

情緒操弄:社群媒體看重用戶的參與度,而非內容的準確性、安全性或幫助性。能引起強烈情緒反應的內容,通常是最能引發參與度的關鍵,無論是正面的(例如慶祝)還是負面的(例如憤怒或恐懼)。

末日捲軸:是指無休止地瀏覽社交媒體或新聞網站,消耗一系列負面或令人痛苦訊息的習慣。進而導致焦慮、憂鬱、壓力、恐懼、憤怒、失眠和其他精神健康問題。

強化:演算法縮小了一個人接收社群媒體訊息的廣度,只強化其信念或感興趣的訊息,即便這些信念是錯誤或有缺陷的。

不切實際的標準和不健康的比較心態:人們在社群媒體上往往只展現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一面,讓人覺得他們的生活比實際狀况更美好。沉迷於這樣的狀態恐讓人産生挫敗感,覺得自己無法達到相同的標準,進而導致焦慮、憂鬱、飲食失調和低自尊等心理問題。

霸淩和騷擾:無論網路霸淩者是否認識受害者,他們的攻擊都會使受害者低自信、陷入憂鬱,甚至産生自殺念頭。網絡騷擾在社交媒體上很常見,形式也可能非常惡劣,例如性騷擾、種族歧視、人身威脅、持續不斷的霸淩或跟踪騷擾等等。

攻擊性言論和憤怒情緒:社群媒體的特性,讓人們比面對面時更容易表現出侵略性、憤怒、或仇恨等情緒。
利用:社群媒體上的不法份子會利用社交媒體獲取像是兒童、青少年、年長者等信任 – 試圖在情感上、人身安全上或經濟上傷害他們。

社交媒體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影響,有正面也有負面,他們特別容易受到影響。父母可從以下方式幫助孩子安全使用網站:

  • 與孩子討論網路使用安全 (身心及精神方面)
  • 教導孩子媒體素養
  • 了解孩子常使用的平台
  • 適度離線
  • 確保孩子不會接觸到不適當的內容
  • 以符合孩子年齡的方式尊重他們的隐私
  • 監督螢幕使用時間
  • 以身作則,展現適度使用社交媒體的行為

父母在保護孩子之餘,應尊重他們的隱私和自主權。樹立健康的行為榜樣是重要的,例如在交談、用餐或家庭時間父母也須放下手機,以及限制自己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內容。討論界線、霸凌、如何辨別真假資訊,以及健康的友誼是什麼樣子,可以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行為,讓他們更願意分享遇到的問題。

Icon

回上頁

分享文章

啟悅KEEP JOY 重啟心靈深處的喜悅

啟悅青少年與成人服務,由擁業界感統教母之稱的吳端文老師,以50年豐富經驗結合國外最新預防醫學的技術,精準為您規劃專屬且適切的課程,幫助您提升自我理解以及適應挑戰與環境的因應彈性與思維,進而提高生活品質與幸福感。

啟悅職能治療所

Icon

週二至周四 12:30~21:30
週五 11:30~20:30
週六 9:30~18:30

Icon

(02) 2369-5018

Icon

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7號11樓

Icon

info@keepjoy.com.tw

追蹤我們

預約諮詢

© 2024 KEEP JOY. ALL RIGHTS RESERVED